风将至,假日稍闲,读到一篇好文章,分享给大家。
原文较长,超过五千字,在此尽量浓缩,希望用较短的篇幅,一起学习炼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:
镇海炼化第四套重整装置(来源:中国石化报; 何雯 摄)
一是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。2023年,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9.2亿吨/年。自2015年原油进口“双权”放开以来,炼油行业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。2023年,民营炼厂产能约占总产能的30%,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。外资企业的参与,使国内的竞争更加国际化。
二是新型炼化一体化炼厂迅速崛起,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新型炼厂通过先进的一体化模式,不仅提高了石油资源利用率,而且增强了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已有33家千万吨级炼厂,炼油能力占比~52.4%。
三是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。我国炼化企业与国际能源公司的合作日益频繁,共同投资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。
四是产能建设和结构优化调整带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。三桶油等企业正在打造世界级炼化基地,将带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。
五是油气进口继续呈现多元化态势,进口量保持高位运行。尽管面临国际油价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,我国原油进口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。2023年,进口原油5.64亿吨,比上年增长11%,进口依存度72.9%。
六是成品油产量平稳增长,供需日趋宽松。2023年,成品油产量(汽、煤、柴油)4.28亿吨,比上年增长17%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成品油产量2.15亿吨,同比增长3.5%。其中,汽油同比增长6.1%、煤油同比增长29.6%、柴油同比下降3.9%。随着交通领域的电动替代,预计2030年,国内成品油需求将从2023年的4亿吨降为3.6亿吨左右。
七是我国炼化企业正积极布局拓展新领域,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例如,中国石化等企业大力拓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业务;中国石油等企业持续加大高性能合成材料、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的攻关力度;恒力、浙石化等企业,升级传统炼油业务的同时,在功能性聚酯薄膜、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进行投资。
2022~2023年我国炼油业运行情况
近年来,全球炼油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并发生了显著变化,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:
一是全球化布局。近年来,欧美国家面对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竞争,持续缩减甚至退出炼油业务,同时加大在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布局力度。
叁|我国炼化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
一是成品油消费将呈现下降趋势。今年上半年,国内成品油消费低迷,同比仅小幅增长;国内炼厂平均开工负荷77%。炼化企业发展思路要逐步从以石油为中心向多元化能源体系转变。
从短期看,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,造成大量装置和产能闲置,炼化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,希望从出口中找出路。
从中期看,要稳妥推进炼油和化工产能整合优化,加快推进“油转化”。同时,要避免陷入“内卷式”竞争。在建项目虽然都提出了炼化一体化目标,但在产品设计中大宗基础化工品占很大比例,差异化、高端化产品依然短缺,大宗基础化工品将面临供过于求风险。
从长期看,要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,稳健提升产业链供给能力和竞争力。加大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颠覆性技术的支持力度,如甲烷/合成气直接制烯烃/芳烃技术、氢能技术、石墨烯材料技术等。
二是“双碳”目标下炼化企业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。石化行业是能源消费大户,在前所未有的减碳压力下,一要提升能效,注重过程节能;二要加快CCS(碳捕集与存储)技术应用;三要促进绿氢绿电与炼化的耦合发展。
三是落后产能淘汰政策趋紧带给小型炼化企业的影响。200万吨/年及以下的炼油装置面临淘汰,这给小型炼化企业带来了挑战及转型的机遇。如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专业化生产,利用灵活性开发特色产品等。
这个呢?
中国石化报 《炼化行业:在能源转型中寻找新增长点》 2024.9.11